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

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_安禄山简介

zmhk 2024-09-05 人已围观

简介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_安禄山简介       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1.安史之乱是什么事件?2.什么是安史之乱?3.安史之乱的故事梗概

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_安禄山简介

       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

1.安史之乱是什么事件?

2.什么是安史之乱?

3.安史之乱的故事梗概

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_安禄山简介

安史之乱是什么事件?

       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(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)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,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

       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,国力锐减。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,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。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,也称天宝之乱。

       唐代经历唐太宗“贞观之治”、唐高宗“永徽之治”、武则天的“治宏贞观,政启开元”“贞观遗风”及唐玄宗的“开元盛世”后,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,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。安史之乱发生后,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
扩展资料:

       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

       1、唐玄宗时期,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,出现了盛世的局面,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,也加速了土地兼并,均田制遭到破坏,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。

       2、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。从开元末年,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,统治阶级的腐朽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,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,痛苦不堪,生不如死。

       3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,是安史之乱形成的直接原因。唐玄宗时期,奸诈小人李林甫,做了宰相达十九年。他在职期间排斥与自己政见不一样的人,培育党羽,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,徇私枉法,他公开收受别人贿赂,妒有才能的人能,骄傲放纵,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。

       4、奸臣当政,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,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,成了安史之乱的本愿。西北地区的军阀哥舒翰与东北派军阀安禄山之间,也一直有矛盾。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、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,关系僵化。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-安史之乱

什么是安史之乱?

       “安史之乱”指的是安禄山、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。安禄山是混血胡人,通晓6种蕃语,史思明是他的同乡,两人在一起长大,在一起当过互市郎(唐代边疆与少数民族贸易中的经纪人),后来又都在幽州节度使(管辖今北京市一带地区)张守畦部下当军官。

       安禄山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权位和势力,还想爬上更高的位置。他于是就挖空心思来进一步博得唐玄宗的欢心,取得唐玄宗的信任。有一次,

       安禄山深知唐玄宗好战喜功,就多次使用阴谋诡计,诱骗和坑杀了成千上万的奚人和契丹人,或者把他们押送到京城献俘,或者割下他们的脑袋去报捷。为了迎合唐玄宗和杨贵妃奢侈享乐的欲望,安禄山把从各地搜刮来的奇禽、异兽、珍宝、玩物络绎不绝地派人送到长安的皇宫中。

       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有白费。天宝九年(公元750年),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,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。唐玄宗还下令在京城里给安禄山建造了极其豪华的府第。

       天宝六年(公元747年),安禄山把一个心腹部将留在长安城里当坐探,随时把朝廷中的动静密报给他,为叛乱进行准备。他以范阳(今北京市西南)为根据地,在城北建筑了一座雄武城,广招兵马,制造武器,屯储军粮。他还从部将中提升了500多人任将军,2000多人任中郎将,用这种办法来收买人心,培植叛乱的爪牙。最后,他从亲信当中挑选了史思明等人,充当谋士和心腹,作为指挥叛乱的核心力量。

       安禄山叛乱的迹象逐渐明显起来,朝廷的一些大臣和其他一些节度使也逐渐察觉到了。他们多次提醒唐玄宗,要玄宗采取措施,加强防范。可是玄宗怎么也不相信,反倒说:“安禄山这个人,我待他不薄,他怎能反叛我呢?咱们东边和北边的边境,还要靠他来守,你们不必多担心。”

       眼见着安禄山的势力逐渐壮大,统率着重兵18万人,占当时边镇军队1/3还多,杨国忠感到自己的宰相交椅已经岌岌可危了。他一方面加紧在唐玄宗面前游说,另一方面暗中查询安禄山安插在京城的探子。杨国忠查出了安禄山派在京城的探子,并处死了他们,这下激怒了安禄山。

       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10月,安禄山派到京城奏事的一个官员从长安回到范阳,向安禄山密报朝廷的情况。安禄山与心腹密谋之后,召集他的15万大军,出示了一份据说是使者带回来的圣旨,宣称:“有圣上密旨,令禄山带兵入朝铲除杨国忠!”11月初一,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,发兵15万,号称20万,在范阳举行反叛,向长安方面进发,揭开了“安史之乱”的序幕。

       腐朽的唐王朝在军事上毫无准备,既无可用之兵,又无可用之将,只好命大将封常青、高仙芝招收市井无赖之徒,前往抵抗,但新招之兵,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,安禄山连败唐军,一路攻陷陈留、荥阳、洛阳,直逼长安。

       叛军得逞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长安,这时候,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反叛了。他匆忙调兵遣将,部署平定叛乱,可是这临时凑起来的部队,仓促上阵,哪里是叛军的对手?尤其是潼关失守后,长安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。

       杨国忠主张出逃蜀中,于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些皇亲大臣出走四川。行至马嵬驿时,随行军士鼓噪不前,骚乱中杀死了杨国忠,并强迫唐玄宗杀死杨贵妃。玄宗无可奈何,忍痛派人缢死了杨贵妃。随后,唐玄宗跑到四川成都去了,安禄山军队占领了长安。

       安禄山的军队十分残暴,每到一处,就抢掠民财,烧毁房屋,甚至把杀人当作儿戏。叛军进入长安后,即纵兵大抢3天,长安成了一片火海。在安禄山军队的暴行下,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镇村庄,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。

       唐天宝十五年(公元756年),唐玄宗退位,太子李亨即位,改元至德,帝号为肃宗。他任用郭子仪等大将,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,准备反攻长安。公元757年,安禄山集团发生内讧,他的长子安庄绪本应为太子,但安禄山却想立夫人段氏生的儿子为太子,为此安禄山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。唐军趁机收复长安、洛阳。安禄山留守河北的大将史思明也暂时投降了唐军。

       公元758年,唐朝正打算消灭史思明力量,史思明又起兵反叛,占据魏州(今河北大名)。同年,唐肃宗派郭子仪等20万大军围邺城(今河南安阳),史思明带兵直趋邺城,援助被围的安庆绪,打败了唐军。史思明胜利后,乘机杀了安庆绪,自己当了皇帝。接着史思明又攻陷洛阳。不久,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。安史集团内部的争权残杀,使力量大为削弱。唐军趁势收复洛阳。

       公元762年,唐肃宗死,子李豫继立,是为代宗。代宗调集各路兵马又借回纥骑兵,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,以仆固怀恩为副元帅,率军相继收复洛阳、河南等地。

       公元763年初,史朝义手下的几员大将先后投降了唐朝,史朝义走投无路,穷赎自杀(也有人说是被部将诱杀)。至此,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。

安史之乱的故事梗概

       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(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)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,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,国力锐减。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,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。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,也称天宝之乱。

扩展资料:

       唐玄宗开元时期,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,出现了盛世的局面,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,也加速了土地兼并,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。均田制破坏,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。加之,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。

       从开元末年,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,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,任意挥霍,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,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。杨氏兄弟姐妹五家,声色犬马,权欲熏心,过着荒*糜烂的生活。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,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。

       天宝十载(751)二月,安禄山兼任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统领边兵近二十万。安禄山刑赏己出,日益骄横,又看到天下武备松弛,遂萌生篡夺最高权位的谋反之心。四月,南诏叛附吐蕃,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。唐军大败,战死者六万余众,鲜于仲通仅以身免。不久,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又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大食战于怛逻斯(今哈萨克斯坦东南江布尔),唐军又败。 十一载(752)十一月,李林甫死,玄宗以杨国忠继任宰相,兼领四十余使。从此,国忠专决朝政,公卿以下,均受其颐指气使。 天宝十四载(755)十一月,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所部兵及同罗、奚、契丹、室韦等共十五万兵马,号称二十万,反于范阳(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)。安史之乱爆发。唐玄宗闻讯,当即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、平卢节度使,在东都洛阳募兵六万,守卫河阳大桥(在今河南孟县南)。接着又以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率京师五万兵,屯驻陕郡(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)。十二月,安史叛军占领东都,封、高二将退守潼关。不久,唐玄宗误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谗言,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。改派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,领兵八万,进驻潼关。这时,河北十七郡吏民分别在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的率领下,拥有兵士二十多万,切断了范阳与东都之间的交通,使禄山陷入困境。 至德元载(756)正月,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。不久,唐玄宗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部从井陉(在今河北井陉西北)东进,会同颜真卿部经营河北。真源县(今河南鹿邑)令张巡率军民坚守雍丘(今河南祀县),多次击败叛军,确保江淮不失。 同年五月,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严厉威逼下,被迫出兵。结果,兵败灵宝,潼关失守,叛军突破潼关险隘,向长安逼进。六月,唐玄宗与杨贵妃、杨国忠兄妹及部分大臣、皇子,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出禁苑之西延秋门,向蜀地逃窜。行至马嵬驿(在今陕西兴平境内),禁军哗变,杀宰相杨国忠,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。 太予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,北上灵武(今宁夏吴忠西南)。七月,李亨在灵武即帝位,是为唐肃宗。八月,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,并联合回纥骑兵,准备开展大规模的反攻。 至德二载(757)正月,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。九月,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长安。接着,又收复东都。安庆绪退守邺郡(治所在今河南安阳)。干元元年(758)九月,唐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、淮西鲁炅、兴平李奂、滑濮许叔冀、镇西北庭李嗣业、郑蔡季广琛、河南崔光远、河东李光弼、关内泽潞王思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,进讨安庆绪。又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,协调和指挥战事。十月,唐军进围邺城,安庆绪向留守范阳的叛将史思明求救。二年(759)三月,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,与官军在安阳河北相遇。双方未及布捙,大风突起,飞沙走石,天地昼晦,两军将士大惊,官军向南溃逃,叛军向北撤退。不久,史思明率部来到邺城南,安庆绪出城慰劳,被思明执杀,叛军返回范阳,思明自称大燕皇帝。 上元元年(760)四月,史思明率军南下,攻占东都。次年二月,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,朝义即帝位,改元显圣。宝应元年(762)四月,唐肃宗病重弥留。张皇后与越王李系密谋,企图诛杀专权宦官李辅国,事泄被杀,肃宗惊吓而死。太子李豫即位,是为唐代宗。同年十月,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,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,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,收复洛阳,史朝义北逃范阳。 唐代宗广德元年(763)正月,史朝义逃至广阳(今河北房山东北)附近,由于众叛亲离,自缢而死。其部将李宝臣、李怀仙、田承嗣相继投降,先后被任为成德、幽州和魏博三镇节度使,是为河北三镇。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。

       好了,关于“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安禄山安史之乱简介”有更深入的了解,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。